
区农业农村委188比分直播印发《津南区落实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部门、各镇: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188比分直播做好2018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工作的通知》的部署要求,为有力有效有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区推进示范工作,依据《天津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津农委函[2018]57号)文件,结合津南区实际情况,我委制定了《津南区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审定后印发此方案,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附件:1.津南区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2.津南区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3月22日
(联系人:区农业农村委 吴春梅;
联系电话:88915641)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3月22日印发 |
附件1
津南区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188比分直播做好2018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工作的通知》的部署要求,为有力有效有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区推进示范工作,依据《天津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津农委函[2018]57号)文件,结合津南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充分整合利用农村现有各类服务资源,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宽带、有设备、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实行城乡信息资源双联动,新建益农信息社,通过在农村建立健全完善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进一步夯实农村服务基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各类资源要素双向流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把益农信息社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平台。
(一)坚持服务农村发展。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实际需求,按照“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理念,提高农民群众运用信息发展产业、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促进农村产品出村,拓宽就业和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二)坚持市场化运营。充分发挥运营商和服务商的市场运作能力,通过运营机制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诚信守法、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坚持统筹协同推进。发挥部门、行业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开展整市一体化推进,各方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形成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强大合力,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
(四)坚持可持续化运营。坚持现代资源要素入户和农村产品出村为核心,以公益服务为基础,便民服务、电子商务为手段,实现益农信息社、运营商、服务商收入可持续,提升乡村发展能力,确保全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持续运营。
2019年6月底,实现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18个市级困难村实现行政村益农信息服务全覆盖;到2019年底,在全区符合建设条件的行政村实现益农信息服务全覆盖(实现行政村70%的覆盖率)。2020年底形成完善的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实现乡村产业水平有提升、乡村人才队伍更壮大、乡村文化展示更新颖、乡村生态环境更美丽、乡村组织服务更完善。
1.运营机制。坚持“公管民营”和市场化运作,由政府、运营商、服务商、益农信息社各方合力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立政府监管、运营商组织实施的建设机制,建立公益服务以政府为主、商类服务以运营商和服务商为主的运营机制,以协议、承诺书、合同等方式界定权责关系,做到收益共享、风险分担。同时,不断优化运营商、服务商与益农信息社的利益机制,实现可持续运营。
2.运营模式。政府部门负责整合公共资源,提供公益服务,并监督指导管理益农信息社建设和信息员培训。运营商负责具体组织益农信息社站点建设、指导运营和开展信息员培训,综合利用益农信息社线上线下服务通道整合各类公益和商业服务,从服务商服务产品中获得利润分成。服务商负责提供各类商业服务产品以及通道搭建,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获得收益。益农信息社负责开展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四类”服务,依靠公益服务聚人气,实现商业服务可持续,为农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有偿服务,在获得服务商运营补助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功能,营利增值。
按照城乡居民需求,汇聚各部门、行业优质资源,打造“现代资源进村入户”和“农村产品出村出户”两个服务体系,建立服务资源融合共享平台,开展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服务,有效解决信息服务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村特色优势资源出村“最初一公里”问题。
1.建设“现代资源进村入户”服务体系
(1)信息进村入户。汇聚各类信息资源,将农业、气象、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就业等信息,通过益农信息社,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惠农政策、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精准到村、服务到户。
(2)科技进村入户。引入种养殖技术、种养产品、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先进技术,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进行农业生产经营。
(3)服务进村入户。引导银行、保险、电信、邮政、供销等涉农资源开展服务,在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让农民享受高效便捷服务,提高生活品质。
(4)人才进村入户。提供创业创新平台,吸引各行各业人才到农村创业,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5)资本进村入户。引导各类工商资本利用益农信息社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在农业规模化种养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农业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投资。
2.建设“农村产品出村出户”服务体系
(1)数据出村出户。通过益农信息社和信息员引导农民使用好智能手机这个“新农具”,采集种养产品、农村闲置资源、农产品市场信息、农资购销、病虫害防治等各类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商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2)农产品出村出户。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促进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
(3)文化宣传出村出户。挖掘宣传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制造,让农村风土人情走入市民眼里,发展民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4)田园展示出村出户。通过益农信息社和信息员的挖掘,在互联网上展示田园风光,让188比分直播的城市居民了解到美丽田园,带动休闲农业发展。
(5)组织服务出村出户。通过村干部、乡村能人代言打造村名片,实现品质代言、荣誉共享、精准帮扶,提高本村的推介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6)人力资源出村出户。通过益农信息社汇聚各类就业信息,与人才、劳务等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充分对接组织、商务、供销、邮政、金融、气象等部门在农村的信息服务站点,通过整合、改造、新建等方式建设益农信息社标准站、专业站、简易站、特色站,各类站点建设要与我区新一轮帮扶困难村、规划保留村、美丽乡村建设、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重点项目相结合。
1.标准站。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农技推广机构、农村超市、农资店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场所进行信息化改造。
2.专业站。提供产业服务、科技服务、产品流通、联农带农等服务,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充分结合产业振兴工程,为统筹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服务。
3.特色站。
(1)资源旅游型。主要依托村庄的旅游和生态资源优势,在已经形成了旅游规模或准备从事整村的旅游开发的服务站点建设。一般以村广场、村委会、相关的景点来布置专业展示设备,通过物联网、可视化等技术,展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景点景观,通过平台可以预定支付、门票购买,通过本村的旅游圈子了解本村旅游情况。
(2)农村产品出村型。依托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建设,通过物联网、可视化、产品追溯、品牌锻造等技术和手段,以及电子商务、会员制、直供直销等方式,开展产品网络直播和网上营销,推动农产品、传统酿造、手工艺品、编制铸造等农村产品出村上行。
(3)乡土文化型。选择宣传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美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戏曲文化,通过可视化、VR、微视频等方式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
(4)组织服务型。依托村委会建设,提供就业培训、技术培训、平台培训、12316使用、劳务输出、用工信息、周边劳务、农村集市等服务,为乡村治理提供信息化载体。
4.简易站。主要针对人口较少或交通不方便的村庄,依托便民超市、农资店、农村金融服务点、通信代办服务点等各类商业网点建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代买和电子商务等服务。
1.信息员队伍。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标准,为每个益农信息社遴选1—2名村级信息员,负责益农信息社的日常运营和服务开展。
2.运营管理队伍。运营商组织建立不少于20人的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负责益农信息社的选点建设、运营指导和信息员管理。
3.服务商队伍。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运营商牵头组建益农信息社服务商联盟,统一发布益农信息社服务目录,面向全市益农信息社提供优质服务。
4.专家服务队伍。依托12316服务热线,建立涵盖市、区、乡镇的益农信息社专家资源库,发布专家服务目录,提供专家视频、语音、电话、对接等支撑服务。
按照我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出村出户全覆盖,为我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支撑。
1.支撑产业振兴。依托益农信息社资源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带动村集体、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优势产业,为我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
2.支撑人才振兴。依托益农信息社资源优势,通过人才引进、信息员培训,为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农村能人等提供就业创新平台,形成农村新业态、新农民、新模式的创业创新格局,为我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支撑。
3.支撑文化振兴。发挥、挖掘葛沽民俗文化、小站稻耕文化等资源优势,展示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美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戏曲文化等文化资源,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吸引市民旅游观光,促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为我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支撑。
4.支撑生态振兴。发挥我区生态资源优势,以及我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任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通过益农信息社建设,按照“六化六有”建设的美丽乡村优势资源进行实景、VR、微视频展示,吸引市民参与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利用,为我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支撑。
5.支撑组织振兴。益农信息社围绕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委会、村监会、合作社、服务站、保洁队“1+5”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为农传播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现代治理体系,为我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支撑。
五、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9年2月—4月)。
1.成立由区政府主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参加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制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信息进村入户建设运营机制、评估考核办法等。
3.招标确定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运营商;与服务商接洽,加强服务资源整合;
4、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调研,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5.2019年4月下旬,组织召开全区信息进村入户推进动员会议,部署2019年建设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镇建设任务。
(二)局部推进(2019年5月—2019年6月)。
1、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市级困难村益农信息社站点建设,在2019年6月底完成18个市级困难村站点建设;
2、2019年5月底前完成完成18个困难村信息员选定及培训工作;
3、各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整合优化各类服务资源,与服务商、运营商对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4、完成困难村村级益农信息社、信息员以及各类服务资源、信息在市级平台的注册与报送。
(三)局部考核验收(2019年7月—2019年8月)。
1.2019年7月底,根据农业部验收标准,各镇完成困难村信息进村入户验收工作,向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信息进村入户建设运营报告”。各相关镇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行总结、验收, 工作领导小组对站点建设、运营、服务,信息员培训、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自评。
2.按照农业农村部“先建后补”的要求,根据建成一批、验收一批、补助一批的原则和益农信息社建设的数量、质量,区农委及时与市农委对接,上报工作情况,申请补助资金。
3.市农委组织力量对益农信息社建设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四)全面推进优化提升(2019年9月—12月)。
1.2019年9月-11月完成全部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各相关镇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织落实,进行自验、总结, 工作领导小组对站点建设、运营、服务,信息员培训、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实现我区行政村70%的覆盖率;
2、对困难村符合条件的益农信息社进行提档升级,加强服务资源整合利用,完善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巩固提升服务水平,突出建设特色。
3.健全制度规范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运营、资源共建共享、风险防控、延伸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保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规范运行。
4.2019年12月中旬,全面总结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评选信息进村入户优秀益农社和信息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明扬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刘凤春任副组长,区发展改革委、区卫健委、区科委、区委网信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气象局、区教育局、区运管局、天津市邮政管理局第三分局、区供销合作社、双港镇、辛庄镇、咸水沽镇、双桥河镇、葛沽镇、北闸口镇、小站镇、八里台镇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津南区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督导,狠抓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委,负责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抓好各类资源整合,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协商推进计划,督促各部门协调配合,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各镇要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落实,逐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进度。
(1)督导运营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2)与运营商、服务商等相关企业签署协议,推动益农信息社建设和市场化运作;(3)与运营商共同确定益农信息社选址及信息员选聘培训,并报市农委备案;(4)完善更新农业公益信息,组织开展农业培训体验服务,组织农户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等;(5)会同运营商加强对益农信息社的日常管理考核,积极宣传典型案例,提升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社会影响力。(6)负责开展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督促辖区内益农信息社建设进度,监管建设质量,推动“公益、便民、电商、培训”四项服务落到实处。
协助做好益农信息社选址和信息员推荐、相关事务协调等方面工作,宣传和引导农民利用益农信息社获取信息化服务,支持区级农业部门、运营商对益农信息社进行运营辅导、管理与考核,有条件的村委会可无偿提供开办益农信息社的场所。
(1)组建专门的运营公司,成立20人以上的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专业运营团队,全面负责益农信息社运营与管理,配合区农业部门开展考核考评工作;(2)与农业部门共同确定益农信息社选址及信息员选聘培训,确保规范运营;(3)组织益农信息社开展消费品、农资和农产品等网络代购代销业务;(4)加强与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合作,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引入便民和经营性服务。
5、服务商
开发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业务下沉至益农信息社,如通讯企业的手机套餐、宽带安装,金融企业的小额提现、小额贷款,快递企业的代收代发等,并培训、授权和指导信息员开展业务工作。
6、各成员单位
各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能,积极配合区农业农村委(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动实施方案落实,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资金保障。市级财政资金补贴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每年安排运营资金进行支持,区财政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安排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利用运营商、服务商等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合作的方式参与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与运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合作共建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三)加强绩效监督考核。各部门要把信息进村入户当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责任落实与监督考核机制,加强益农信息社站点建设管理、验收和运营考核,加强资金监管和项目管理,明确进度安排,按计划有序稳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四)加强风险防范。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相关制度规范推进实施,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有效防控技术、经营和法律风险。要以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为主线,紧扣信息资源开展经营服务,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物资商品的购销、广告推销以及开展金融、保险、担保产品等经营。
(五)加强宣传引导。注重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实效,通过政府网站、电视、电台等多种渠道的新闻媒体报导,加大对信息进村入户政策措施、建设经验、服务成效和优秀典型的宣传力度,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平台、运营模式推介,使益农信息社成为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新名片。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3月22日
附件2
津南区落实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
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一、成员名单
组 长:马明扬 副区长
副组长:刘凤春 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成 员:赵明显 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
邢淑菁 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史宝江 区卫健委副主任
赵海明 区委网信办副主任、区网信办主任
范克宗 区商务局调研员
张俊起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调研员
吴春艳 区财政局副局长
刘士凯 区金融局副局长
梁洪斌 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胡国权 区科技局副局长
魏举洪 区教育局副局长
刘志刚 区运管局副局长
马云波 区气象局副局长
孙学恭 天津市邮政管理局第三分局局长
彭 湧 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邵艳民 双港镇副镇长
李 旻 辛庄镇副镇长
张 浩 咸水沽镇副镇长
吴 云 双桥河镇副镇长
胡振刚 葛沽镇副镇长
闻俊杰 北闸口镇副书记
杨家安 小站镇副镇长
王金鹏 八里台镇副镇长
二、工作职责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88比分直播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推动我区信息入户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抓好各类资源整合,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协商推进计划,督促各部门协调配合,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区农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动、协调、督查等日常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工作规范,牵头编制信息进村入户全区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刻制印章,因工作需要印发文件,由区农业农村委代章。
附件: |
|
主办: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201120001 津ICP备05002147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202000286
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11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